當(dāng)前位置 : 首頁 > 行業(yè)新聞 > 綜合信息
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三項文獻遺產(chǎn)新入選《世界記憶名錄》


                      新華社巴黎4月17日電(記者張百慧 羅毓)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17日發(fā)布新聞公報,宣布將74項文獻遺產(chǎn)新列入其《世界記憶名錄》,其中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《隨州曾侯乙編鐘》《少林寺碑碣(566—1990)》以及中國與斯里蘭卡聯(lián)合申報的鄭和遺存《布施錫蘭山佛寺碑(1409年2月15日)》。至此,中國共有18項文獻遺產(chǎn)入選《世界記憶名錄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新增入世界記憶國際名錄的74項文獻遺產(chǎn)清單

                    曾侯乙的編鐘

                    提交者:中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曾侯乙編鐘是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葬中發(fā)現(xiàn)的一套古代中國青銅編鐘。這些編鐘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,是世界上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青銅編鐘。這套編鐘共有3755個銘文,是已知的公元前5世紀(jì)唯一具有如此規(guī)模的音樂理論文獻。這套編鐘展示了“一鐘雙音”系統(tǒng)、12音音樂 temperament和調(diào)音系統(tǒng),這些都是以前未知的。曾侯乙編鐘的銘文和音樂信息代表了最早的考古文獻,展示了音樂中的數(shù)學(xué)關(guān)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湖北省博物館
                    少林寺石碑 (566-1990)
                    提交者:中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少林寺,成立于公元495年,被譽為禪宗的祖庭、古皇家寺廟,也是中國武術(shù)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少林寺現(xiàn)存的499塊石碑,以1424年的石刻形式,構(gòu)成了相對完整和連貫的歷史文獻序列。這些石刻作為原始記錄,記錄了少林寺與國家政治權(quán)力、著名知識分子、世俗社會以及海外僧人之間的廣泛互動,涵蓋了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宗教、賦稅、軍事、文化以及自然景觀等各個方面。少林寺的石碑體現(xiàn)了石刻藝術(shù)與保存文本的巧妙結(jié)合。
                    少林寺
                    三語銘文 (TribhashaSellipiya)
                    提交者:中國和斯里蘭卡。
                    三語銘文是一塊帶有中文、波斯語和泰米爾語銘文的石碑,贊美佛陀、神祇毗濕奴和真主。1911年,由一名英國工程師在斯里蘭卡發(fā)現(xiàn),現(xiàn)保存于科倫坡國家博物館,同時在加勒國家博物館展出復(fù)制品。石碑日期為1409年2月15日,由鄭和 Admiral Zheng He 安裝。最初刻制在南京的寶船廠公園,他在第三次航行期間將其帶到了斯里蘭卡。銘文提到了向圣地山神殿的供奉。這是唯一一塊包含中文、泰米爾語和波斯語的三語銘文,代表了三個不同的地區(qū)和文化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,大香中文字幕伊人久热大无码,久久免费视频看黄片,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人妻动态图,亚洲另类在线一区,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,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,亚洲欧美一级片在线看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-游戏赚网